酒文化与醉酒文化的关系
古人有“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之句,将饮酒与琴棋书画并视为高雅之事。无论是文人小聚、升职乔迁、踏青赏花,还是壮志难酬、官场失利、离愁别苦,都要以酒来抒发情感,借酒寄托情与怨。
有情才饮酒,杯中起风云。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一部文学史,几乎页页都飘出酒香。
酒有水的形态,火的性格。水,阴柔优美,顺器随形;火,暴躁凶烈,因风起势。人们享受美酒带来的愉悦之时,诗情也随之大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多么气势磅礴、豪情旷达、自然洒脱。“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酒未到先成泪”,“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又是那么凄美。
不仅诗如是,在绘画和艺术书法中,酒的精灵同样活泼万端。郑板桥的字画难求,于是求画者用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作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李白的醉态应当属醉中之较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醉得是何等豪放与洒脱,正是在高力士为其脱靴的醉意中,挥笔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目光炯炯的武士在微醉中拔剑抚视的勇猛姿态。
说到醉酒,不得不提到视仕途礼教如粪土的“竹林七贤”,其中的阮籍,为了躲避司马昭联姻而刻意纵酒洒脱的一醉;嵇康“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及“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的刘伶之醉,无不体现出魏晋之交时期那愤世嫉俗的浓郁色彩。
醉态的美,恐怕就属“海棠睡未足耳”的贵妃醉酒了,不知是海棠因为贵妃的醉态而美丽,还是贵妃因海棠的倦态而更加迷人。还有史湘云醉卧芍药茵,醉得也那么地豪华婉约。
豪气冲天、摧古拉朽的豪饮狂醉也好,浪漫简约、悱恻缠绵的微醉浅醒也罢,都要醉得有度,恰到好处。太醉近昏,太醒近敬,只有非醉非醒,才能体会那“胸中浩浩,如太空无纤云,万里无寸草”,而达到“但愿乘风登玉顶”的境界。“醉”也是一种文化,看“何人”醉,且看如何醉。
人世间有了酒,人类的历史斓多姿了,茫茫尘寰便增添了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便增添了许多悠长的滋味和乐趣。假如没有酒,那么,卷帙浩繁的廿五史将多么枯燥,历朝历代的社会生活将多么寡淡,我们回顾往昔的时候,也许少了许多兴味。历史是条长河,河中掺进了酒,河水便奔流得更浪漫,更生动,翻腾起的浪花千古后仍使人感到精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