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礼仪之邦,泱泱大国喝酒避免不了的接待朋友喝酒去,劝酒去……

  开局共饮三杯,然后再分头“打圈”,这个程序完了一般就半斤出去了。接着还要掀高潮,来点单位特色:大盘内放十几个小盅,名曰“航空母舰”;啤酒内藏一盅白酒,叫“潜水艇”;把盛醋的小碟和放毛巾的方盘改为盛酒器,喝五个毛巾盘四个醋碟为“五湖四海”。劝酒的说法也很多,同一地区的喝一杯,同一系统的干一个,甚至为了劝酒,还有戴眼镜的喝一杯、同一属相的喝一杯。言词上折服力也很强,什么“宁伤身体不伤感情”,“酒场就是战场、酒品就是人品、酒瓶就是水平、酒量就是胆量、酒风就是作风”。言外之意,不喝就是瞧不起对方;喝酒不痛快的人,办事肯定不爽快;酒风不好的人,作风肯定也不怎么样。

  是礼仪之邦, “酒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朋友聚会、接待领导适当喝几杯既可活跃饭桌上的气氛,也可促进交流,增进感情。但现在许多同志把它用偏了,认为只有强劲劝酒,才显得热情。只有让领导喝多了,才能加深对自己的印象。所以,不仅找各种理由劝酒,还安排些 “实力派”人物作陪,这些人虽然嘴上说“我干了您随意”,但实际也有激将色彩,让你能喝也得喝,不能喝也得硬着头皮喝。

  人的酒量大小是由身体条件决定的,有人能喝,有人不胜酒力,如果硬要把喝酒多少与人品联系起来,不仅太牵强、不科学,也太冤枉人。笔者认为,为了自身的形象,为了自己和朋友的身体健康,饮酒还是要适度。